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面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 B.秦代 | C.汉代 | D.唐宋时期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 |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
D.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