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
|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
|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
|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乾隆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清)朝因之。顾商贸之辐辏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户不闭,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表明
| 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
| 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 |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
|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
|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
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
| 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 | 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
|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
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
|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
|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
|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