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但是伴随着2010年物价的持续上涨,我国相对减少了财政赤字。下面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 A.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 | B.结余和赤字,都不是很正常的财政现象 |
|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 D.必须向中央很行透支来弥补赤字 |
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得到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
|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