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增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材料一: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京九铁路、南疆铁路、黄河小浪底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等,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的相继开工。
材料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央财政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又有力地支持了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搞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哪里来的?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2011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讯,自2009年4月份启动医改以来,全国城乡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人数已经迅速达到12.6亿人,超过总人口的90%,“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已基本建成。这种保险
①保费由个人、企业、政府共同承担
②可以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各个层次的需要
③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④具有强制实施的特点,只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张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他没有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入。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风险较小的其他投资方式。比较适合张先生的投资理财组合是
A.人身保险和股票 | B.人身保险和政府债券 |
C.财产保险和金融债券 | D.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 |
公民储蓄具有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调节市场货币的流通、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的作用。以上作用可概括为
A.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 B.既存钱,又挣钱 |
C.利国利民 | D.变“小钱”为“大钱”,变“死钱”为“活钱” |
与定期储蓄相比较,活期储蓄
A.流动性差、但收益高 | B.流动性强、灵活方便 |
C.安全性低、风险高 | D.收益高、风险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