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诗,回答问题。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原名________。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2)请简要赏析这首小诗的成功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赏析,共6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诗的大意是(2分)
划分句子节奏,每句画两处,用“/”线(1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任选角度赏析你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句子:
赏析: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什么地方?(2分)
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
“落红”在这里比喻
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 ”字相呼应。
“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1题。8分
【甲】 使至塞上【乙】 渔家傲
王维范仲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上两首诗词描写的都是塞外秋景,“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比喻 ;两首诗词中都提到“燕然”,这个典故与东汉的窦宪有关,用在诗词中均暗含有意思。2分
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两诗在景物描写方面各有特色。甲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诗里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都较好地抓住了塞外风光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塞外的奇异风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