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请回答:
(1)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
(2)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
(3)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焦点之一,两国关系一波三折,牵动世界的神经。
材料一: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们不出兵,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不参战损失极大。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双方表示中美应扩大各领域合作,把两国关系推上更高水平,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1)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较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哪一项基本准则?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战的原因,并指出我国赴朝参战的部队名称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于何时?
(5)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6)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说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7)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与美国加强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影响。

辨析题:
“新中国的外交”探究课上,小朱提出以下观点: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你认为他说得正确吗,为什么?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曲折坎坷,有流血,有牺牲........,但是,我们的先人们百折不饶,一直在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一直在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请就其中的某一事件,以“有感于xxx为题”;或者就中国近代化的整个过程,以“抗争,再抗争——我眼中的近代中国”为题,写一短文,史论结合,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不少于120字。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4)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4)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