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2分)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词;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为此专致贺电。
材料二: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请回答: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周年。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
了 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2分)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地位重要,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时间长达近200年之久。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589年,隋灭陈的意义何在?
(2)据材料二,隋大运河的中心是什么地方?据材料三,从这一中心地区到涿郡和到江都分别要经过哪几条渠道?据材料三分析大运河开通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改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于2010年1月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孔子的思想在谁统治时期第一次遭到沉重打击?后来,谁使它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主张?这一教育主张对于学生成长有何作用?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也不例外,如:孔子提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明确鄙视劳动人民。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他说:“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400多年前,西方掀起第一波中国热,荷兰商船载着茶叶、丝绸、瓷器,打开了欧洲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亚欧两大市场……把中国和欧洲人民的共同梦想更紧密地联通起来。(人民日报)
材料二: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材料三:
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各次航海的船只 |
大小船只200多艘 |
最少3只,最多17只 |
每次航行人数 |
约2.7~2.8万人 |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
(1)【改编】西汉时开辟的重要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请把下面丝绸之路路线简图补充完整。并用简要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
路线:长安→ →新疆境内→西亚→
(2)中欧关系源远流长。请写出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的史实。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入磬”,这是人们对青白瓷的赞誉。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宋朝时对外贸易活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