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期间;始终不让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参加。直到会议结束,他们才被带到会议厅签字。英法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上述材料说的是
| A.签署《九国公约》 | B.三国同盟形成 |
| C.慕尼黑阴谋 | D.凡尔赛体系 |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 B.“大跃进”时期 |
| C.三大改造完成后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鞍册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 C.土地公有制建立 |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 时期 |
主题词 |
| 1894~1921 年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 1921~1935 年 |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 1949~1956 年 |
|
| 1978~2001 年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 | B.抗日战争英烈 |
| C.人民解放战争英烈 | D.抗美援朝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