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

A.英国不承认美的独立地位 B.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 D.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