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
|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 B.北伐胜利进军 |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 D.“双十协定”的签订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
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 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
|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 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
|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
|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