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不包括:
| A.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 |
| B.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 C.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集权的社会 |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 | B.经营权、承包权 |
| C.自主权、承包权 | D.所有权、经营权 |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
|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7 |
54.9 |
48 |
|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6 |
11.4 |
18.4 |
|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7 |
33.7 |
33.6 |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规律B.国际环境影响
C.国家经济政策 D.产业结构调整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 C.徐州会战 | D.百团大战 |
学者刘仰在《历史传统是文化自信真正源泉》一文中说:“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这是在评价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学者杨师群在完成专著《中国历史的教训》后说,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开始时,人们在努力转换传统的制度建构与思想文化之际依然很难摆脱沉重包袱。其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 D.封建思想的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