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
| A.麻纺织业 | B.丝织业 |
| C.棉纺织业 | D.造纸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切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这个共同体的建立使哪两个政治宿敌之间的矛盾化解( )
| A.英法 | B.法德 |
| C.德意 | D.英德 |
2012年6月22日,美韩在黄海举行“最大规模的”实弹演练,朝鲜国旗被当做道具扮演打击目标。这引发了世人对新一轮冷战的担忧。关于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 |
| 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 |
|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 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 |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批评俄罗斯现状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国,被媒体评论为“释放和平发展正能量”、“必将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中俄两国领导人如果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友好交往的话题应不包括()
| A.毛泽东访苏 | 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
|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 D.亚太经合组织中密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