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丽中国,共创和谐】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该词在百度中可以搜到17,300,00余次,成为热词。
材料一:【原音重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____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现实行动】2012年8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顺利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新动力。
材料三:【共创“美丽”】见图

(1)请填写空白处内容。
(2)从PRED关系角度说说我国加强这一建设的重要性。
(3)三则材料对建设“美丽中国”分别提供了哪些可借鉴
之处?
(4)谈谈你将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彩?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小明回想进入初中以来的美好时光,感触颇多。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生活片段:
片段一: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完成作业。
片段二: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
片段三: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片段四:加入志愿者团队,在昆明南博会期间,帮助维持秩序,清洁街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小明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材料二:清洁区的打扫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之一,最近,八年级(9)班有一部分同学在值日时,敷衍了事,班级卫生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学生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凭什么要打扫。班主任说,我们班是个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材料三:逢年过节许多人会到庙里烧香祈福,希望神明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事业、健康或金榜题名。真的灵验吗?今天,我带着疑问请教了思品老师。老师说,…… 听完老师的解答,我渐渐明悟:学会“日行一善”,多做“善举”吧!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行端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人。这样,“福”自然会降临你我的身上。
(3)“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
(4)坚持“日行一善”,积累起来,收获就会很多。请结合八年级所学知识,把你行善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明辨是非】假如你遇到下列情景,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

情景
正确做法
理由
QQ、微博,、微信,、电脑、手机、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令我应接不暇。其中微信已经成为我最热衷的交友方式和交流方式。“有事情,发微信”、“找好友,摇一摇”、“有趣事,朋友圈里晒一晒”。然而,“摇一摇”除了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


周六上午,小明和妈妈去城里的姑姑家。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小明妈妈说:“车不多,快走!”。


流行文化有极大的渗透力,对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不可避免地进入中学校园。面对各种各样的时尚、追星、潮流……


材料一:晓燕是某校七年级学生,学习非常优秀,但她家境贫寒,父母要求她辍学打工,她被迫离开学校南下打工。
材料二:某校为了帮助同学减少梳洗时间,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否则不准进校上课。大多数同学虽然对此不满,但还是照办了。只有吴静心疼自己留了7年的长发,坚决不肯剪,学校就真的将她拒之校门外。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2)请你列举两部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
(3)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如何维护自己的这一权利?

小明:月考成绩下来了,我的同桌考了全班第一,而我却考了全班50多名。我真是笨死了,做什么都不行。
小雪:你很聪明呀!只是还没找到学习的窍门而已。你看我学习好、身体棒,至今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
(1)小明、小雪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的?长期下去会有什么危害。
(2)小雪说小明只是还没找到学习的窍门而已,你找到了吗,说出来一起分享。
(3)请你告诉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战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过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新起点。”在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过许多民族和国家,有的衰败了,有的没落了,唯有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1)你认为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成了中华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成为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2)作为新时期的中华儿女,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延承这种精神?
(3)请你用一句话为“中国人”点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