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1体积NO |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
C.2体积O2 | D.0.25体积O2 |
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
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产生 | 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还原 |
下图为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2SO4·10H2O)在温度为T3 K 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 g温度为T2 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1 K或升为T4 K(T4>T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4 K时Na2SO4的溶解度为
A.小于40g | B.等于40g | C.等于42g | D.大于42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阳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 B.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C.分子晶体的稳定性一定和共价键有关 | D.共价化合物不一定只有非金属元素组成 |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
B |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
C |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
D |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 |
氨气有碱性 |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 |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
C.在苯酚溶液中滴人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人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