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表示我国2008年三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图Ⅱ表示中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主产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甲—②、乙—③、丙—① | B.甲—②、乙—①、丙—③ |
| C.甲—③、乙—②、丙—① | D.甲—①、乙—②、丙—③ |
下列有关中国粮食生产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因自然条件优于其他两地 |
| B.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不足 |
| C.主产区③地流入多,是因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 |
| D.箭头K以水运为主,主要是因为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
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A.日本海 | B.渤海 | C.黄海 | D.东海 |
读下图,完成1~2题。
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
| C.气候温暖湿润 |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ºN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33ºN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
|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
|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
|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
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
| C.夏季风的风向 |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
读下图,回答1~2题。
图中地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①地和⑥地沿海纬度相同,但气候特点差异巨大,与此现象形成无关的是
| A.海陆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