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线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 |
| B.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 |
| C.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 D.沿海产业向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 |
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 B.外来企业的竞争,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
| C.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
| D.会使西部地区的能源更加紧张 |
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吸引的是( )
| A.“光谷”的企业在江西建电子组装厂 |
| B.我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
| C.武汉的钢铁企业在北部湾沿海建炼铁厂 |
| D.长春的汽车企业在德国建齿轮厂 |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题。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 | B.Ⅱ期 | C.Ⅲ期 | D.Ⅳ期 |
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 B.人口老龄化 |
| C.人口增长停滞 |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
与Ⅳ期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 A.中国 | B.印度 | C.泰国 | D.日本 |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 (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题。
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10、11 | B.11、12 | C.11、10 | D.12、10 |
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 B.4、5、8 |
| C.7、9、10 | D.6、11、12 |
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A.欧洲 | B.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
| C.臭氧层空洞 | D.扬尘 |
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
|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
|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 |
|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
|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
| D.当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 |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水体污染 | D.土地荒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