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该区中部及①地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
(2)分析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具有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请简要分析② 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所示岛屿为海南岛,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洋浦港到莺歌海的直线距离大约是_______千米(选择填空)。

A.50 B.150 C.250 D.350

⑵莺歌海是该该岛著名盐场,其晒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⑶雨季时,图示岛屿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高达______毫米以上。简述该地降水量丰富的原因。
⑷读图2,描述近50年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
⑸读图2,分析图示岛屿西部沙漠化的人为原因。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⑴图中两大地形区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②地形区中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______。A河的主要补给源是_____________。(4分)
⑵简要分析A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⑶ 填表回答:①、③两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2分)


典型地貌类型
地质作用

沙漠地貌
a

b
流水侵蚀

读中国简图,回答:(10分)

⑴ A为我国的______(海), B为______(岛),C为______(海峡),D为______(半岛)。
⑵ E河为______,F省简称为______。
⑶ G地区的沙土丘陵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油料作物是_____。H地区的糖料作物是______,
⑷ 填注我国商品粮基地名称:I______、J______。

读“基塘生产环节的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三角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_____________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
(2)基塘农业的生产环节将________(植桑、种蔗) 业、养殖业和______(丝厂、糖厂)业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循环联系起来。塘泥和滤泥等基本上解决了植桑、种蔗的__________问题,蔗叶和蚕沙等基本上解决了养鱼、养蚕的__________问题,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这种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社会条件),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基塘农业是一种典型生态农业的模式。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塘泥、蚕沙和滤泥等前一环节的___________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被充分回收利用,成功减少了_____________,保证了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克服了当地洼地_________之弊,实现了农业的___________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等温线为________(季节)气温分布情况。相对于同纬度而言E处气温偏__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地形区)影响;F处气温偏_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地形区)影响。
(2)结合图示资源优势,在方框图中填上适当的工业部门完成煤炭生产链条。




(3)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份额进一步减少;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_____________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如果不及时调整_____________,山西省经济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