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1)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应对长江三角洲的竞争, 你认为珠江三角洲该如何发展?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简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分析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说明图中C、D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以及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试述波河流域图所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
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沙漠化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严重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盐度是指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决定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陆地径流及本区海水与外部海水的交换情况。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图(下图)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1)依据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红海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东非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2)说明东非裂谷的形成原因。
(3)说出尼罗河沿岸A至B所经过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