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量逐年递减,然而2013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跌破90%。有学者建议,我国应立足国情,积极发展草地农业。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
生产方式 |
土地收获目标 |
环境要求 |
传统农业 |
在谷物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以生猪为主的食粮类禽畜养殖 |
植物的籽实(粮食) |
较为严格,各生产环节受各类灾害的影响较大 |
草地农业 |
种植多年生饲草,发展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养殖 |
饲草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和籽实等 |
生态适应性强,对于水、土、光、热等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
导致全国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动力是( )
A.城市化占用耕地 | B.粮食因灾减产 |
C.人们食物结构改变 | D.饲料用粮激增 |
发展草地农业,有利于( )
①增加粮食产量 ②挖掘土地潜力 ③减轻环境污染 ④推动生态保护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
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
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④⑤ |
美国五大湖区芝加哥一区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是在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后期阶段 | D.转型阶段 |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德国的慕尼黑 |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
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 D.美国东北部地区 |
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竞争的影响 | B.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 C.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 D.区域结构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