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视为摆长为L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甲所示的结果。若用手拉木板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v。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是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估算出这次实验所用沙摆对应的摆长 |
B.若增大手拉木板的速度,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大 |
C.若减小沙摆摆动时的最大摆角,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小 |
D.若增大沙摆的摆长,保持拉动木板的速度不变,则仍将得到与图乙完全相同的图样 |
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轨道半径rm和rn之比为rm:rn=m2:n2 |
B.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能量Em和En之比为Em:En=n2:m2 |
C.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是ν,则其发光频率也是ν |
D.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E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v=E/h |
衰变成
,之后
衰变成
,Pa处于高能级,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一个粒子、在这个过程中,前两次衰变放出的粒子和最后辐射的粒子依次是()
A.![]() ![]() ![]() |
B.![]() ![]() |
C.![]() ![]() |
D.![]() ![]() |
如图(4)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不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
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
C.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
D.2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
用如图(3)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与h成正比 | B.t与![]() |
C.t与![]() |
D.t与h2成正比 |
一辆小汽车以8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司机的反应时间不计)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大小为2m/s2,则汽车在刹车后6秒内的位移是:()
A.16m | B.12m | C.36m | D.2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