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得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 |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
C.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
D.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的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到某一长度
(2)下列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绳套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分力F1、F2的夹角尽量大些好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与木板
D.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如图所示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图。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滤光片、③单缝、④双缝⑤遮光筒、⑥光屏。
(1)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使单缝与双缝和。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除了采取减小双缝间距离的办,还可以采用的方法。
(3)若测出n条亮纹问的距离是a,则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
某同学用图1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0.3 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l:(量程1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电压表:Vl:(量程5 V,内阻约5kΩ);v2:(量程15 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l0Ω);R2:(阻值0一100Ω)
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导线和开关
(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填器材的符号)
(2)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开关S闭合之前,图2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取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依次用、b、c、d、
表示,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依次粘在xoy坐标系中,纸带不重叠。
(1)若在坐标系中作出一条图线,如图所示实斜线,由此可判断纸带做直线运动。(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加速度为m/s2。
(3)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2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段纸带的长度(填纸带的标号)。
某探究小组,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金属丝的直径。两尺的读数如下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由于测量仪器不同,从而造成读数不同,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