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得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 |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
C.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
D.把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甲
图乙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
L0 |
Lx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数值(cm) |
25.35 |
27.35 |
29.35 |
31.30 |
33.4 |
35.35 |
37.40 |
39.30 |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
③下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逐个挂钩码,所用的每个钩码质量为50g,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取10N/kg)
砝码质量m (g)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弹簧总长l (cm) |
11.80 |
12.80 |
14.00 |
15.10 |
16.20 |
17.40 |
弹簧的伸长量x(cm) |
0 |
1.00 |
2.20 |
3.30 |
4.40 |
5.60 |
(1)根据实验数据在答题卡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
(2)根据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A、B、C、D、E。测得各计数点到A的距离分别为:AB="1.60cm" ,AC=3.40cm,AD="5.40cm" , AE=7.60cm。则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 s,从打A到打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 m/s,打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小,均可以忽略不计。闭合电键S后,变阻器的滑片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的U-I图像中的直线a、b所示。
(1)用画线代表导线,将下面实物图中各元件按图(1)连接成实验电路(电压表量程选3V,电流表量程选0.6A)
(2)通过分析可知,其中图(2)中图线 (填a或b)表示电压V2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关系
(3)根据U-I图象中坐标轴所标出的数据,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内阻r=________。(用图中给出的坐标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