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至少写两点,2分)
材料四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的呼号似乎还回响在耳边,转眼“5•12”汶川大地震后五年已过,但温家宝总理那温暖的话语依然刻在了13亿中国人民的心上。“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这不仅是温总理的个人写照,也是我们政府“以人为本”的生动写照。
据此回答:
(1)14~18世纪,欧洲先后发生了两次主张人性、人权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早期,中国也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及其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17~19世纪早期,欧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请你列举出其中两部并概括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3)19世纪30~60年代,许多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其结果使这些国家的人权得到一定的保障。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4)如果班级举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重视人权”的演讲活动,你可从保障青少年权利方面搜集哪些例子作为素材?(举出一例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什么文献有关?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北京时间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当选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扫除了有史以来的种族屏障,奥巴马在胜选演说中向民众高呼:“变革的时代来了!”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颁布的哪一文件为黑人竞选总统提供了可能性?
(3)回忆所学美国历史,判断下列总统分别是谁。
①领导美国民族独立的是。
②维护国家统一的是 。
③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为本国利益而争吵的是 。
④领导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是。
(4)材料三反映的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巨大影响。早在1929年,曾从美国金融领域开始,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美国政府采用什么办法摆脱经济危机?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新当选的总统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借鉴或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1992年1月20日上午,有一位87岁的老人乘电梯登上50层高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旋转餐厅。他临窗而坐,观看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高兴地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请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分别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2)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位老人是谁?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首先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三个?
(4)如今我国走的是一条什么道路?
(5)比较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使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亚欧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1)依据材料一、二,请分别举出一位汉朝、唐朝和明朝时期各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2)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其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3)对比上述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上世界各国有过斗争也有过合作,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也有美好的回忆。结合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局势分别出现于什么时期?对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2)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世界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3)图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世界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4)对此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