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他就是( )
A. | 铁木真 | B. | 忽必烈 |
C. | 阿骨打 | D. | 元昊 |
比较两幅作品,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都展现了一种()
A.蒙昧主义色彩 | B.浪漫主义色彩 |
C.现实主义色彩 | D.人文主义色彩 |
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向明朝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的绘制的时间应该在()
A.新航路开辟前 |
B.新航路开辟后 |
C.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歌颂反抗斗争精神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应该是下列的()
①《唐吉诃德》②《西游记》③《红楼梦》④《神曲》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观察图,分析下列说法与下图中航线的说法一致的是()
A.一个最伟大发现却又是最大错误的远航 |
B.地圆学说最有力证据的远航 |
C.一次为实现通往东方的梦想带来了美好的希望的远航 |
D.第一次从印度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的远航 |
下列哪方面的成就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A.自动化技术 | B.生物技术 | C.新材料技术 | D.计算机网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