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 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
比较Si和C的电负性 |
| B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含有SO42- |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 D |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色 |
该气体一定是Cl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
|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
|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
|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
将铁片放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硫酸 | B.硫酸铜溶液 | C.氢氧化钠溶液 | D.氯化铝溶液 |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 B.1∶3∶1 | C.3∶3∶8 | D.1∶1∶4 |
将一浅绿色溶液,置于空气中,变黄色。将此黄色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形成一种红褐色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3+ |
| B.欲检验该黄色溶液中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
| C.配制该浅绿色溶液,要向其中加少量酸与铁粉,目的是为了防止Fe2+的水解与氧化 |
| D.欲检验浅绿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滴入KSCN溶液,看是否变红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 |
|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 |
| 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
D.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