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当时清政府在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笼络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 | B.设理藩院主管民族边疆事务 |
| C.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D.修筑“直道”,开辟“五尺道” |
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6年,英国共有100万套地方当局的住房卖给了个人,私房在全国住房中的比例上升到了650-/0。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在当时主要目的在于
| A.摆脱“滞涨”困局 | B.实现英国人居有其屋的梦想 |
| C.强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 D.重建自由市场经济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
|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
|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
|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
|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
|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
|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
1561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正反映了
| A.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 |
| B.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成为绅士 |
|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 |
|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