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因为苏格拉底
A.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 B.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
C.强调“信仰得救” | D.提出“主权在民” |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 |
B.伯利克里期间发展到顶峰 |
C.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凡2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参加 |
D.梭伦的改革为其奠定了基础 |
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A.秦代的三公 | B.唐代的三省长官 |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 D.清代的军机大臣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 | B.郡县制的推行 |
C.宗法制的实行 | D.皇帝制的创立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恰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
下图所示为胡适在1912年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由此可见()
A.梁启超、孙中山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的爆发和迅速发展 |
B.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
C.辛亥革命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较充分的思想基础 |
D.国民大革命从武汉迅速席卷到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