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雅尔塔体系 |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D.欧洲经济共同体 |
新年伊始,郎咸平教授对2010年的中国经济做出预测——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资产泡沫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为此它们采取的重要举措不包括
A.出售国有企业给私人 | B.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
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 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 |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 D.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 |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
A.民族主义的兴起 | B.国际贸易的扩展 | C.殖民活动的开展 | D.交通运输的发展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