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B.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
| C.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 D.全体公民参与程度高,民主比较彻底 |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联邦共和政体,下列宪法的规定体现了联邦制原则的是()
| A.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 B.总统和国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
| C.实行两党制 |
| D.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
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
| C.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 |
| D.充分践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状况被根本改变是在()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
|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
| 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
2010年5月,戴维·卡梅伦作为200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入住唐宁街10号,并应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是统而不治 |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
|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