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 D.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 B.行政服从于司法 |
| C.从人治走向法治 |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淡化 |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
| C.崇尚法家思想 |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
为了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元朝政府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与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外国商船载货出口,也以例抽分。这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 A.元朝的外贸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
| B.市舶司自秦代权力就很大,可以管理与外贸有关的所有事宜 |
| C.元朝重视外贸,这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
| D.说明元朝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 | B.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 C.清代丞相权力过大 |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
|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