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尹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 |
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 |
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D.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
下图为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数据表。I阶段发展趋势表明了( )
A. | 辛亥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
B. |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发展 |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A. | 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
B. | 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
C. |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
D. | 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
A. | 促进科举考试 |
B. | 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
C. | 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
D. | 促进近代民族工农的生产 |
下列著作中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 《农政全书》 | B. | 《天工开物》 |
C. | 《本草纲目》 | D. | 《三国演义》 |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 | 明朝国威的树立 |
B. | 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
C. |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 |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