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材料三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商君的改革与“始皇”“并天下”的关系。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3)材料三中俄国的变化得益于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的理由。
(4)材料四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直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
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请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①: ②:
(2)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请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⑤中国共产党:
(3)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朝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从此至新中国成立,我国使用过的国旗,分别为黄龙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五星红旗。
读图,黄龙旗:1889年5月26日出使美国的清政府大臣张荫桓奏请定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着皇帝。1900年在全国悬挂,直至清朝灭亡。
(1)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主要表现是什么?
下面是中华民国时期两面不同的国旗,这两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
(2)五色旗取代黄龙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什么战争的胜利,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成了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历史见证?
(3)读图,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
(4)著名歌星孙楠所唱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让人心潮激荡。请你回忆一下有哪些五星红旗飘扬的画面,让世界都为之敬仰?试举两例说明。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图1是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它反映了日本文化受哪国文化的影响?
(2)七世纪时,日本受该国影响,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图2的符号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后来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4)这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文明传播的什么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主要传播方式?
(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谈谈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过得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1)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
(2)这一变革最先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出现?
(3)这一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4)举出这场变革中产生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及其代表作(成就)(举三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就把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材料二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
(2)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3)材料二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一等级?这一制度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