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 B.春秋 | C.战国 | D.秦汉 |
蒲松龄曾写: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里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A.齐国称霸 | B.晋国称霸 |
C.楚国称霸 | D.越国称霸 |
不计前嫌、重用人才是齐桓公称霸的重要原因。齐桓公重用的人才是
A.孙武 | B.白起 | C.赵括 | D.管仲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C.完善法律机制 |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推恩令 | D.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