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④③② | B.②③①④ |
C.①②④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主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族主义 | D.民生主义 |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 B.戊戌变法 |
C.解放战争 | D.抗日战争 |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辛亥革命 |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