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
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
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