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时间
政策
西汉初年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
武帝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郡国多奸(私自)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非赤侧不得行。
武帝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悉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造。(元鼎二年,设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其属官有均输、钟官、辨铜三令,即上林三官)。

表2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五铢止,沿用了七百多年。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钱直径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

——《史记·平准书》
(1)依据上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汉代铸造货币的权力是怎样演进的?演进的原因是什么?
(2)汉武帝时期铸币权的变化有何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你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材料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1998年,美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拉克进行大轰炸。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向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发动对阿富汗战争,推倒塔利班政权。2003年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是美国的“坦克式民主和自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企图是什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美国的战略企图会受到当今国际上哪些力量制约?
(4)你认为当今新的政治格局趋势会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怎样影响?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代议制民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指出各自的特点。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材料二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研究小组欲对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例材料:
材料一《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2)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请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国社会进步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