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前一种解放侧重于
| A.民主政治的建设 | B.人民思想的解放 |
| C.发展生产力 |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
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
|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
|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
|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
|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
|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
|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
|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
|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
|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位:万担),表中棉花及棉纺织品销售的变化,反映出的中国经济的特点包括
①棉花商品化程度很高②政府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④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