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 |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发言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八一三事变 | D.皖南事变 |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
C.明显的限袁倾向 |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对此观点评述合理的是
A.梁漱溟猛烈批判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梁漱溟认识到中西方社会在本质上的差别 |
C.梁漱溟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于个性被束缚 |
D.梁漱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 B.韩非子 | C.墨子 | D.荀子 |
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
C.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 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