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这则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 其中没有下列体现“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的是
| A.中(内)外朝制度 | B.内阁制度 |
| C.军机处 | D.三省六部制 |
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 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
| D.1953—1956年过渡时期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A.公 司变成工人所有 |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
|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
该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
|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
|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
|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
|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
|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
|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