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材料介绍了抗日战争中重要战役,其中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②抗日期间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这一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③蒋介石日记中关于一场会战的记叙云:“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此会战前后历时4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
④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某一战事”:“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列宁评价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下列关于宪章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失败
B.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C.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D.经济根源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②都曾处死封建国王③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④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伊拉斯谟考订基督教经典,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维新派代表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对传统文化进行厘清和扬弃
B.为新思想的传播寻求理论基础
C.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
D.弘扬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