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组合题,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完成填空。

史实
结论
瓦特借鉴前人成果改进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85年以后,蒸汽机动力取代()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82年爱迪生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

(2)根据"左史右图"方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有(  )
 
①反映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形势            ②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
③说明了敌后战场的艰巨和困难          ④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3)利用"比较与综合"方法,归纳出""处的主题是(4)"编历史歌谣"方法。

①阅读歌谣,简述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
②现在看来,经济运行"新模式",在中西方国家互有体现。请予以说明。
(5)根据"周年记忆"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①今年是英国人研制出火车机车200周年。
②今年是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场开辟70周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津同学的活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爷爷的回忆】
爷爷出生于1940年10月1日,在他的记忆里,祖父是晚清的大商人,在清末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启发下,1912年——1919年期间,祖父创办了“福新纱厂”,可后来由于外国资本家的排挤和压榨,最终在抗战期间倒闭。
(1)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状元实业家: 口号:
【爷爷的生日】
爷爷9岁生日那天,举国上下欢腾,在天安门前举行了隆重庆典。
(2)你知过爷爷9岁生日这天中国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事件:
观点是否正确:
理由:

【爷爷的“宝贝”】
爷爷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3)上面是小津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请分别写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我写家史”】
(4)小津拟定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
——《重读伏尔泰》
(1) 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区别:法国
美国
代表利益: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中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法文件。
文件:英国:《;法国:《;美国《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国崛起》
(4)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依据经上四则材料,归纳欧美近代的特点。
革命: 。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图2

(1)写出图1中A处丝绸之路起点的名称。图2是明代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A: 。历史事件:
材料二: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一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条约:
原因: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3)材料三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趋势:
(4)面对当今世界这种发展趋势分别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小丽和小军。他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如图)。

小丽、小军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4分)
是否正确:
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4)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巨大成就。请举二例证明。
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请举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一例?(2分)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二例。(4分)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5)材料四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6)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指什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2分)
(7)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
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所涉及的重要机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清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