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促和谐】
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材料一:2013年9月,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视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两大抓手”: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促进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才能更大限度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长期和谐稳定。“两手”捧出的民生承诺,抓住了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主线,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1)市委市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二:2013年,洞头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一系列民生工程,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6月16日,县政府联合多家部门单位深入北岙农贸市场,对食品安全开展专项突击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0月28日,开往元觉小北岙客运站的3路城乡环线公交车正式开通,为县内偏远农村百姓提供出行方便;10月31日,县96345社会服务热线开通试运行,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便民服务……
(2)请你为2013年我县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
(3)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贡献呢?
(12分)探究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学生王璐的陌生网友要她把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他。
(1) 、王璐的正确做法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小田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苦,后来又患上了糖尿病,尽管困难和不幸很多,他依旧努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小田的成功靠的精神和品质是:_______________。
(2)、这种精神和品质对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你的亲人无缘无故被人打了,亲戚朋友要找肇事者算账,面对这种情况
(1)、你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近一段时间,网络热议“习主席的时间去哪儿了”。
材料: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所不完全统计,自中共十八的近15个月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出访、参加各类会议共80余次,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1)从“习主席的时间去哪儿了”,可以看出习主席身上具有哪些高尚品质?(3分
(2)我们如何向习主席学习,抓紧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材料一:甲同学期中考试不理想,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满面愁容,自怨自艾道:“哎,我这脑袋真是笨死了,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永远都学不好。”
材料二:乙同学期中考试同样没考好,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暗暗下决心:“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太对,改一改,相信下次我一定会考好的。”
(1)甲乙同学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未来可能有什么影响?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怎样表现自己的自信?
材料一:2013年2月27日6时15分左右,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学生从宿舍去上早自习,当时宿舍铁门关闭被学生挤开,从而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学生在校园内外受伤害的案件屡见不鲜,还有学生在上学途中被不法青年甚至有个别学生参与的“剐钱”现象。受害学生往往不敢把真相告诉父母和老师,更不敢报警,这样做既助长了不法行为的嚣张气焰,也不利于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理,更不利于维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和法治观念淡薄的情况,某校对学生开展了一次了解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你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保护吗?请说出理由
(2)当遭遇不法侵害或危险时,针对不同情况应拨打哪些电话进行报警和求助?
(3)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什么权利?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中学生小丽应其网友要求将自己的一张生活照片上传给了网友,两个月后,有朋友告诉小丽,某网站的论坛上有一张她的照片,照片虽然被更改的面目全非,但仍旧可以认出是小丽。小丽听后亲自上网查找,结果令小丽又吃惊又愤怒,照片上的自己被改的奇丑无比,十分可笑,嘴巴被换成血盆大口,眼睛是斗鸡眼,发型是爆炸式。照片被放置在搞笑版面,点击率还非常高。
(1)你如何评价这种涂抹、丑化别人照片的行为。
(2)你认为小丽应该如何解决这件事?
(3)从这件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