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的过程中糖类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第1~5天,虽然碳水化合物总量下降,但种子的鲜重增加、 |
B.在第1~5天,虽然碳水化合物总量下降,但细胞的DNA总量增加 |
C.根据曲线推测,该过程中细胞内的葡萄糖均来自于淀粉的分解 |
D.根据曲线推测,在第5天幼苗长出了第一片新叶’ |
关于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选取和消毒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 |
B.选择盛开的或略微开放的花作实验材料 |
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 |
D.应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作实验材料 |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
B.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的H2SO43滴,振荡摇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
C.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
D.用试管取2 mL发酵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
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的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的走向死亡。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①癌细胞的扩散
②蝌蚪发育为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死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