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ml5%唾液倒入装有10mL糨糊的试管内.置于25℃的温水中水浴.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试管内反应速率的是
| A.适当提高实验温度 | B.适当增加浆糊的浓度 |
| C.向试管内通气 | D.向试管内加入少量麦芽糖 |
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
| C.适当增加物种数目 | D.限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 |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
|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
|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成相反关系 |
| D.抵抗力稳定性通常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 | B.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相对稳定 |
|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出死亡率 |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动物类群 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关于物种丰富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
| B.我国从北到南,越靠近热带地区,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 |
| C.物种的丰富度与环境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
| D.不同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