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串在一起如右上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上部为弹簧Ⅰ下部为弹簧Ⅱ。
①某次测量如右放大图所示(刻度尺最小分度为毫米),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②在弹性限度内,将每个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中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 |
1 |
2 |
3 |
4 |
LA/cm |
15.71 |
19.71 |
23.71 |
27.71 |
LB/cm |
29.96 |
35.76 |
41.56 |
47.36 |
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3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20Ω;
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4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使用两块电流表且它们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将方框中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原理图中的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如图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 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则I1= mA, I2=mA.
(3)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计算Rx=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及自行车的初速度.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一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W一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冬春季节降水量小,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所谓“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的离子浓度增高,水质受到影响。
为了研究咸潮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2(a)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图2(b)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背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2(c)所示。
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约300kΩ的电压表,量程300μA、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流表,最大阻值1k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Ω的电池组,开关等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图3为根据他测得的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所画的I-U图线。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对应图2(b)中的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哪一部分与玻璃管内壁接触 (填代号A或B或C);
(2)玻璃管的内径d= mm;
(3)水的电阻率ρ= Ω·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如图4中的仪器实物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图3数据的实物连接图;
(5)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至 端。(填写A或B)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1所示。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基本相等,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如图所示,为一气体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储有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测温泡P通过细管与水银压强计左臂A相连,压强计右管B和C与大气相通。移动右管B可调节其水银面的高度,从而保证泡内气体体积不变。当测温泡P浸在冰水混合物中,大气压强相当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时,压强计左右两管的水银面恰好都位于刻度尺的零刻度处。
(1)使用这种温度计,其刻度是____________的;(选填“均匀”、“不均匀”)
(2)刻度为7.6cm处所对应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3)当大气压强增大到78cmHg时,将测温泡P浸在冰水混合物中,调节右管同时移动刻度尺,使压强计左右两管的水银面恰好都位于刻度尺的零刻度处,但不改变其刻度,则测量值__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从刻度上读出温度变化1℃,则实际温度变化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