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在足够长的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B点正上方h处的p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到C点时速度正好减为零,已知点电荷甲产生的电场在A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A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60°,AB=BC,物块乙与水平直线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静电力常数为k,由此可得(  )

A.物块乙在A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B.物块乙从A点运动到B摩擦力做的功WμB=mv02/3
C.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在B点的电势φB=(v02﹣2v2)+φ 
D.电场力对物块乙在AB段做正功,在BC段做负功,大小相等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某时刻,在该波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未能正确的是()

A.此时刻P、Q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等于半个波长
B.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C.从此时刻开始,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可能等于一个周期
D.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则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减少一半

已知引力常量为G、某行星的半径为R和紧贴该行星表面绕行的卫星的周期为T,可以求得的物理量是()

A.该行星的质量
B.该行星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
C.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离其表面的高度
D.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如图给出了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的示意图线,由图可知()

A.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B.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吸收能量
C.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核能
D.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变大
B.所有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
C.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会增加

如图所示,截面为ABC的玻璃直角三棱镜放置在空气中,宽度均为d的紫、红两束光垂直照射三棱镜的一个直角边AB,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一平行于AB边的光屏,屏的距离远近可调,在屏上出现紫、红两条光带,可能是()

A.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较宽
B.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较宽
C.红色光带在上,紫色光带在下,红色光带较宽
D.红色光带在下,紫色光带在上,红色光带较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