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000mL | B.500mL | C.100mL | D.1500mL |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
B.电解时选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区反应主要为:2Cl--2e-= Cl2 |
C.电解过程中若阴极产生2.24L气体,则阳极区产生0.2mol Fe3+ |
D.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
下列有关能量的描述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 1/2 O2(g) = H2O(l);ΔH= -258.8 kJ •mol-1 |
B.化学上把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称为中和热。中和热可以用量热计直接测量 |
C.已知C(石墨) +O2(g) = CO2(g) ΔH="-393.5" kJ •mol-1; CO(g) + 1/2 O2(g) = CO2(g) ΔH="-283.0" kJ •mol-1 则C(石墨)+1/2O2 (g)="CO(g)" ΔH="-110.5" kJ •mol-1 |
D.关于“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BC—→[A…B…C] —→AB+C (反应物)(过渡态)(产物) |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
C.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
D.此图中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且E2>E1,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是指1s 时某 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
C.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 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D.右上图表示密闭容器中673 K,30 MPa下的反应:N2(g)+3H2(g)![]() |
能源材料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结构见下图)可用作储氢材料。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60、Si60、N60都属于新型化合物 |
B.C60、Si60、N60互为同分异构体 |
C.已知N60结构与C60相似,由于N-N键能小于N≡N,故N60的稳定性弱于N2 |
D.已知金刚石中C-C键长154pm,C60中C-C键长145 ~140pm,故C60熔点高于金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