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
B.实验步骤依次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
C.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
D.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
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A.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
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
C.肠粘膜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
D.胰腺细胞和垂体细胞 |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
C.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
D.兴奋传导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
D.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
C.突触小体可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 |
如果某患者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完整,则()
A.针刺左手不会发生缩手反射 |
B.针刺右手会发生缩手反射 |
C.针刺左手不会感觉疼痛 |
D.针刺右手会感觉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