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保护】(10分)
材料一:本世纪初,渤海的劣四类水质海域还仅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现在已经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近岸海域。
材料二:南海大部分近海海域、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水质为劣四类水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渤海与南海水质差异。
(2)分析渤海水质状况产生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地球公转速度变________(快、慢)。这天之后,广州的白昼变________(长、短),地球上极夜的范围变________(大、小)。
(2)请在图中标注出太阳高度为0°,地方时为20时的一点M。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4)在图中A、B、C三处地面各竖直立一根等长的竹竿,则当地正午时竿影最长的是________最短的是________

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用平行箭头画出太阳光线,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3)A、B都位于________线(晨线或昏线)上;图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_______。
(4)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靠近________点 (近日点或远日点)。
(6)A、B、E三点按时刻由早到晚排列依次为________,将C、D、E三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______。

读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 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读“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和“黑龙江垦区粮食的商品率示意图”回答:

(1)从1978年到1997年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从1978年到1997年该垦区粮食商品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看,该垦区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4)“北大荒”走向“北大仓”,“北大仓” 走向“北大商”分别靠什么?

读“世界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和“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上述阴影地区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2)虽然阴影地区发展了灿烂古老的大河文明,但现今A区域在进行如右图所示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简述上右图所示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优势和不足。
(3)简述我国实施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并分析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