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 B.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 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以下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英美等协约国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
B.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兴盛时期 |
C.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
D.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列宁曾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现‘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战时共产主义”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十月革命的胜利 | B.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
C.强化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 D.有利于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
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图中1933年罗斯福与农民交谈中,涉及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提高农业产量 | B.增加农业出口 |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 D.修建水利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