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
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 D.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 |
下表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 D.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 |
C.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 |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