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基于此,德国

A.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B.支持西班牙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C.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7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7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l:4。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1923年前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1928年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外资的涌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A.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
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
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B.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